close
抉擇:希拉蕊回憶錄



商品網址: https://tw.partner.buy.yahoo.com:443/gd/buy?mcode=MV9IbmtPMmN1ZTEzL2xEUlIwRWF3czdvWlpCYkNReFZWU0x2UGFiWll6QVpZPQ==&url=https://tw.buy.yahoo.com/gdsale/gdsale.asp?gdid=5205417

商品訊息功能:


  • ◆ 獨家全球中文版,與美同步上市


  • 全球關注焦點,引爆未來趨勢


  • 她的抉擇,改變世界




商品訊息描述:



抉擇:希拉蕊回憶錄









全球關注焦點,引爆未來趨勢

她的抉擇,改變世界



內容簡介









★獨家全球中文版,與美同步上市

★全球版權英美德法義等16國15語言

★世界各大媒體《時代》、CNN、BBC熱烈報導

《富比世》雜誌「世界最有最有權勢女性」

蓋洛普統計「世界最受尊敬女性」

首位擔任美國國務卿的第一夫人、2016最可能問鼎美國總統者

最新親筆回憶錄—針對6大面向、25項關鍵議題,指點未來趨勢之作

1400萬美元天價預付版稅,遠超過2003年出版800萬的《活出歷史》

「人生是一連串的抉擇,而我們的選擇和處理方式,將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對於領導人和國家來說,這些抉擇可能決定了戰爭或和平、貧困或繁榮。」希拉蕊在《抉擇》中這樣破題。書中真誠、細緻地敘述她擔任國務卿4年期間中遭遇的困難、挑戰與內幕。2008年希拉蕊爭取民主黨提名參選總統失利後,原定回鍋擔任聯邦參議員,卻意外受總統歐巴馬之邀出任國務卿。全書以希拉蕊4年外交生涯為重心,她上任後與歐巴馬積極修補與盟友的破裂關係,終結伊拉克與阿富汗戰事,處理全球金融危機。內容含括6大面向,25項關鍵議題,包括中國崛起、中國人權律師陳光誠事件、狙殺賓拉登、利比亞格達費政權垮台、班加西領事館恐怖攻擊事件、伊拉克及阿富汗情勢、中東民主浪潮、對伊朗和北韓的外交核武威脅的折衝手段……等。

面臨美國外交政策的兩難,讓人不禁好奇,到底希拉蕊在這些攸關世界命運的抉擇下,扮演什麼角色?當她面對派遣美國子弟兵上戰場的艱難決策,心裡到底想什麼?本書有抽絲剝繭的內幕披露。

書中也針對世界大趨勢,包括經濟、能源及氣候變遷、科技及創新,更對健康及人類發展等趨勢多所著墨。她以保障人權為職志,特別關注包含女性、宗教迫害、少數族裔群體、身心障礙者,同志(LGBT,泛稱及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者)等「不被看見的」族群。

希拉蕊本身就是一部活歷史。這不只是希拉蕊的回憶錄故事,也為未來大勢做了洞燭機先的精彩分析。在美國不再是世界獨強,亟欲重建領導地位的現在,希拉蕊善用「巧實力」(smart power),兼顧硬實力(意即軍事力量)與軟實力(外交、經濟、人道救援和文化管道等),靈活有效地統籌運用,即運用軍事、外交、經濟、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各種手段的組合來維護本國利益,使美國逐漸成為一個「更聰明」也「更安全」的國家,並鞏固其全球領導地位。



作者簡介





哪裡買.開箱文>



希拉蕊?羅登?柯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

美國第67任國務卿(2009至2013年,美國史上第三位女性國務卿),也是第一位在總統內閣中任職的前第一夫人。她被公認為全世界最有權力的女性之一。

國務卿卸任的2013年,她的全國支持率接近70 %。蓋洛普統計,她連續11年名列「世界最受尊敬女性」榜,自1992年來16度榮登第一。

她也是暢銷書作家,著有回憶錄《活出歷史》(Living History)、兒童權益奠基之作《同村協力》(It Takes a Village)等書。







譯者簡介









楊明暐(第1、4、5章)

中興大學外文系畢,現任職中國時報。譯有《日本vs.西方》、《大家來聽管絃樂》、《EQ致富法則》、《活出歷史:希拉蕊回憶錄》(合譯)、《我的人生:柯林頓回憶錄》(合譯)、《從難民到國務卿:歐布萊特回憶錄》(合譯)。

諶悠文(第2、15章)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現任中國時報國際新聞中心撰述委員。譯有《優秀是教出來的》、《如何移動富士山》、《笑傲職場》和《莎拉發》等書。

范振光(第3、11、24章)

新竹縣人,中山大學外文系畢、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肄業,目前任職報社。譯有《巴菲特投資手冊》、《翁山蘇姬》等書。

許恬寧(第6、20、21章)

台灣大學外文系、台灣師範大學翻譯所畢,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告密者》、《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超熱賣商品的秘密》等書。

戴至中(第7、8、9章)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現為專職譯者。

洪世民(第10、16、19章、照片說明)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曾任職棒球團翻譯及教學雜誌編輯,現為專職翻譯及家庭主夫,育有一女一子,譯有《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告別施捨:世界經濟簡史》等非文學書籍,以及《靈魂的代價》等小說。

曾多聞(第12、22、23章)

旅美文字工作者。美國波士頓大學廣電新聞所碩士,曾混跡北美各主流及華文媒體多年,現為全職媽媽、兼職自由撰稿人及譯者。

李芬芳(第13、14章)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新聞編譯多年,現為專職譯者。

蔡裴驊(第17章)

筆名衣華.非馬,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教過英文、當過導遊、開過有機咖啡館,三進三出平面媒體,其實最愛的是翻譯、貓咪、有意思的電影和音樂。

臉書帳號:蔡裴驊,賜教信箱:audrey_tsai@hotmail.com

王鼎鈞(第18章)

從青年時代起迷上文字的美好,職場工作經驗主要在公關業與航空業。沒有在旅行的時候,會兼職從事翻譯工作。

陳文和(第25章)

輔仁大學法語研究所肄業,現任職中國時報國際新聞編譯。曾參與翻譯《活出歷史》與《無敵》等書。

郭政皓(作者序、後記、致謝)

曾任商業雜誌與出版社資深編輯,譯有《當所羅門遇到業務員》、《當主管必修的第一堂財會課》、《卓越,來自關懷》、《當鋪商學院》、《喬科維奇身心健康書》等。



目錄









推薦序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王文靜

推薦序一點都不困難的抉擇/曾志朗

推薦序走向世界權力核心--期待美國第一位女總統/何飛鵬

推薦序在鋼索上鞏固全球領導地位/宋文琪

推薦序站在希拉蕊肩膀上看世界/余湘

自序

第1部分:全新開始/A Fresh Start

第1章 二○○八::化敵為友/2008: Team of Rivals

第2章 入國務院:善用「巧實力」/Foggy Bottom: Smart Power

第2部分:跨越太平洋/Across the Pacific

第3章 亞洲:轉向策略/Asia: The Pivot

第4章 中國:未知的水域/China: Uncharted Waters

第5章 北京:異議人士/Beijing: The Dissident

第6章 緬甸:女士與軍政府/Burma: The Lady and the Generals

第3部分: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第7章 阿富汗-巴基斯坦:風起雲湧/Af-Pak: Surge

第8章 阿富汗:終止戰爭/Afghanistan: To End a War

第9章 巴基斯坦:國家尊嚴/Pakistan: National Honor

第4部分:希望與歷史之間/Between Hope and History

第10章 歐洲:緊緊相繫/Europe: Ties That Bind

第11章 俄羅斯:關係重啟與倒退/Russia: Reset and Regression

第12章 拉美:民主與煽動/Latin America: Democrats and Demagogues

第13章 非洲:要槍桿還是成長?/Africa: Guns or Growth

第5部分:動亂/Upheaval

第14章 中東:和平的歧路/The Middle East: The Rocky Path of Peace

第15章 阿拉伯之春:革命/The Arab Spring: Revolution

第16章 利比亞:一切必要措施/Libya: All Necessary Measures

第17章 班加西:使館攻擊案/Benghazi: Under Attack

第18章 伊朗:國際制裁與機密/Iran: Sanctions and Secrets

第19章 敘利亞:邪惡的問題/Syria: A Wicked Problem

第20章 加薩走廊:停火剖析/Gaza: Anatomy of a Cease-fire

第6部分:我們要的未來/The Future We Want

第21章 環境變遷:我們在同一條船上/Climate Change: We’re All in This Together

第22章 工作與能源:公平的競爭環境/Jobs and Energy: A Level Playing Field

第23章 海地:震災與發展/Haiti: Disaster and Development

第24章 21世紀外交術:網路時代的數位外交/21st-Century Statecraft: Digital Diplomacy in a Networked World

第25章 人權:未竟之業/Human Rights: Unfinished Business

後記

致謝













作者序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面臨到艱難抉擇,有些人遭遇得比別人多一些、難一點。我們得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需求?不論是要照顧生病的小孩或年邁的父母?要籌錢支付大學學費?或是要想辦法找到理想工作,並想好萬一這工作丟了又該怎麼辦?我們得決定要不要結婚——或是要不要維持婚姻?我們得決定,怎麼給孩子他們應有的夢想機會?人生就是不斷在做這樣的抉擇,而我們的選擇,以及怎麼處理自己的選擇,將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對於領導人和國家來說,這些抉擇可能決定了戰爭或和平、貧困或繁榮。

我永遠感激,生來能擁有父母給予的關愛和支持,以及國家提供的機會和恩賜,為我奠下良好基礎,讓我能掌握自己的人生,實踐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我還是年輕律師時,選擇離開華盛頓的律師生涯,嫁到阿肯色州,和比爾(Bill Clinton)共組家庭,那時朋友都問我:「妳瘋了嗎?」後來我以第一夫人角色推動醫療保健改革、參加黨內總統初選,還有接受巴拉克?歐巴馬總統(Barack Obama)的邀請,擔任美國國務卿的時候,都有人問我同樣的問題。

我做決定時,會傾聽自己的內心和理智。內心的聲音領著我到了阿肯色州,女兒雀兒喜(Chelsea)出生時,我內心充滿了愛;父母親辭世時,我心痛難忍。理智促使我在教育及事業選擇上認真前行。我的內心加上理智,共同將我推上公職之路。我盡力做到不重蹈覆轍、努力學習、適應,並祈求上天賜予智慧,讓我能在未來做出更好的選擇。

日常生活中的道理,在政府最高階層同樣適用。要讓美國常保安全、強大和繁榮,必須做出數不清的選擇,很多時候沒有充分資訊可供決策,而且各種迫切需求相互衝突。在四年國務卿任期中,最廣為人知的例子就是:歐巴馬總統下令派出一組海豹部隊,趁月黑風高進入巴基斯坦,讓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伏法。當時總統高階幕僚的意見相當分歧,各種情資不斷湧入,但都非常不明確。行動失敗的風險讓人舉棋不定,因為賭注非常大,可能會賠上美國的國家安全、與蓋達組織(al Qaeda)纏鬥不休,以及造成美國與巴基斯坦交惡。最重要的是,英勇的海豹部隊及直昇機飛官命懸一線。總統的決定,展現了我所見過最果決又細膩的領導力。

這本書談的是決定,包含我擔任國務卿所做的決定,以及歐巴馬總統和幾位外國領導人的決定。有些章節講述登上頭條的重大事件,有些則討論將持續影響未來幾代人的世界大趨勢。

當然,這還遺漏了好些重要的決定、人物、國家和事件,礙於篇幅,無法一一闡述清楚。尤其,我的工作仰賴許多有才華又認真投入的國務院同仁,光是感謝他們的話語,就夠我寫一整本書。我萬分感激他們的付出和友誼。

擔任國務卿期間所面臨的選擇和挑戰,我大略分成三類:一是過去延續下來的問題,包括兩次戰爭以及全球金融危機;二是新發生的意外以及新浮現的威脅,如中東的騷動不安、太平洋海域的緊張情勢、網路空間的未知領域,三是世界日益連結整合所帶來的機會,這些機會能奠定美國二十一世紀的領導地位。

我懷著信心和謙虛,來處理這種種選擇與挑戰。信心,來自美國歷久不衰的優勢和使命;謙卑,則是因為世界上有太多事物,超乎人類的知識和掌控。我運用「巧實力」(smart power),重新定位美國外交政策。要在二十一世紀做好外交工作,必須整合傳統的外交政策工具——外交手段、開發援助以及軍事力量,同時活用私部門的能量和構想,讓民眾(尤其是建構公民社會的行動者、組織者和問題解決者)有能力因應各自的挑戰,打造自己的將來。我們必須投入美國的一切優勢,努力爭取更多夥伴、減少敵人;承擔更多共同責任、減少衝突;增加優質工作機會、減少貧困,並在擴大繁榮的同時,降低對環境的傷害。

透過事後的反省,往往可以得到很好的經驗。過去有一些選擇,值得我們回頭檢討,不過這些選擇達到的成果,依然讓我感到驕傲。對美國來說,這個世紀的開始令人痛楚,我們遭逢了九一一恐怖攻擊、隨之而來的漫長戰爭,以及經濟蕭條。我們必須更加努力,我也相信我們表現得很好。

這幾年也是我個人一段很特別的旅程,不只是實際上的旅程(我一共造訪了一百一十二個國家,累積里程將近一百萬英里),更是心理上的旅程,二○○八年末的苦澀敗選,卻意外讓我與原本對手的歐巴馬,建立起合作關係和友誼。我以各種身分為國家服務數十年,但擔任國務卿的這幾年,讓我更深刻了解我們國家的卓越優勢,以及我們需要付出什麼樣的努力,才能在國內和海外的競爭中茁壯興盛。

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每位有志者,更加理解美國在二十一世紀初抱持的主張,以及歐巴馬政府如何在危難時刻克服巨大挑戰。

愛看華盛頓政壇連續劇的人,總在關注誰選擇站在哪一邊、誰反對誰、誰上台誰下台。我知道,這些觀眾一定會一條一條檢視我的觀點和經驗,不過這本書不是寫給他們看的。

我寫這本書,是希望能幫助美國和世界各地民眾,理解這個快速變遷的世界;了解領導人之間、國家之間可以怎麼合作,以及為什麼有時會發生衝突,還有他們的決策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希臘首都雅典的經濟崩潰,會如何影響喬治亞州雅典市的商業;埃及開羅的革命,會如何影響伊利諾州開羅市;俄羅斯聖彼得堡的緊張外交情勢,對佛羅里達州聖彼得堡市的意義又是什麼。

這本書裡的故事,不是每個都有幸福美滿的結局,有的甚至還沒到結局——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不過每個故事的主角,不論我們是否認同,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世界上有很多英雄,他們締造和平,在看似成功無望的時候,依然堅持不懈;他們起身領導,不屈於政治利害和壓力,做出艱難決定;還有許多勇敢的男男女女,為了更美好的新未來,把過去全部放下。書中會講述他們的故事。

我在美國第六十七屆國務院任內,有幸帶領許多優秀的外交人員和援外人員,寫這本書,是要向他們致敬。當今有無數美國民眾,憂心這個複雜又危險的世界,會對他們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何等影響,這本書就是寫給他們的。在各地有很多人,疑慮美國還有沒有實力居於領導地位,我就是為他們而寫的。對於這個問題,我會大聲回答:「絕對有實力。」有眾多看法認為美國將會式微,不過我對美國的未來抱持無比信心。當前世界上的問題,單靠美國之力能解決的少之又少,不過要是沒有美國,能解決的問題就會更少。我的見識和經歷讓我相信,美國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國家」。然而我也同樣相信,美國的領導地位不是與生俱來,必須一代接一代努力爭取。

美國一定會繼續領導世界。只要我們忠於自己的價值觀,並且牢記,不要分共和黨還是民主黨、自由派或保守派,也不要被任何標籤區分和界定,我們都是美國人,每個人對自己的國家都有一份責任。

提筆寫這本書,是在卸下國務卿職務後不久。之前想過幾個書名,《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也請讀者提出許多不錯的建議,有一個是「同國協力」(It Takes a World),很適合當作我前一本書《同村協力》(It Takes a Village)的續集。其中我最愛的是「髮圈誌:縱橫一一二國和我的髮型」(The Scrunchie Chronicles: 112 Countries and It’s Still All about My Hair)。

最後有一個書名,最貼切掌握我走高空鋼索般的國際外交經驗、我體會到的想法和感受,以及美國在二十一世紀保持領導地位的要件,這個書名就是:《抉擇》(Hard Choices)。

有一件事對我來說,絕對不是艱難抉擇,那就是為國家服務。這,是我畢生最大的榮耀。

推薦序

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

「第五本!人們為何還要看希拉蕊的書?」二○一三年秋天的某日,《商業周刊》出版部總編輯余幸娟來找我,討論要花多用力拿下希拉蕊新書《抉擇》的中文版權。我們得出共識:「永遠在關鍵時刻,提供關鍵看法」是我們一向出書的態度。因此,這雖然不是希拉蕊的第一本書,卻是在最引人矚目的時機出版,亦會是她最受矚目的一本書。世人關心:二○一六年,歷史是否改寫,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會變成女性嗎?如果希拉蕊當選美國總統,一切將因此改變。她出版前四本書時,身分是美國第一夫人與參議員,歇筆十年後,希拉蕊在宣布?選二○一六年美國總統前,想藉此書傳遞什麼?

《抉擇》一書,雖是以希拉蕊國務卿四年任內為經線,輔以女性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階級的地位為緯線穿梭,這有她出入全球國家領導者場合的性別議題,亦有她走訪世界一百一十二國親眼所見。

她說:「二○一三年底,全球各國國會與各級議會議員中,女性比率不到二二?某些地方,女性不能開設銀行帳戶或簽署合約。仍有一百多國以法律禁止或限制女性參欲經濟活動。美國男女同工不同酬,二十年前,相對於男性賺一美元,女性只得七十二美分。如今,仍不平等。女性泰半做低薪工作,近四分之三從事仰賴小費職業,包括服務生、吧檯人員和美髮師等。財星五百大執行長排行上只有一小部分是女性。」

一九九五年,她第一次到中國大陸,是一趟非常難忘的出訪。因為她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婦女大會上所做的宣告:「人權就是女權,而女權就是人權」,這些話竟出不了門,被中國政府從會議中心、官方電視台到廣播電台,封鎖得滴水不漏。

有一次她橫越非洲,沿途看到女性在田裡勞動、挑水、撿柴薪或顧市場攤位。於是,問經濟學家:「如何評估女性對經濟的貢獻?」得到的回覆,是漠視。希拉蕊是女權的主張者,從卓越的律師轉變為阿肯色州州長夫人時,若非迫於保守地方勢力,她是不願冠夫性的。政壇二十多年,她厭煩女性議題一再被忽視。她要衝破女性從政的玻璃天花板,常有人問她如何應付當面而來的批評,她在書中寫下:「女性在政治上必然會遭遇到雙重標準,包括衣著、體型、髮型,妳不能讓這些干擾妳,帶著笑容往前進就對了。」

在美國政壇,第一夫人競選總統是首見。但在南美洲,已有先例。閱讀希拉蕊時,我腦海浮出兩位阿根廷第一夫人的面孔。

二○一二年,阿根廷新發行的百元紙鈔以伊娃?裴隆為肖像,這年,是「前阿根廷第一夫人」、「國母」逝世六十週年。演員出身的她從社會底層力爭上游,極富群眾魅力,後來嫁給總統胡安?裴隆。這位後來並投身政治推動改革的第一夫人,被稱為「窮人的旗手」,在政治生涯想更上層樓、出任副總統未果。只活了三十三歲的她,傳奇一生被搬演成電影與音樂劇《艾薇塔》,主題曲〈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亦隨之名洋四海。

艾薇塔的政治遺憾,由她先生的第三任妻子伊莎貝爾?裴隆彌補。一九七四年,裴隆在總統任內病逝,第一夫人亦任副總統的伊莎貝爾繼任總統,成為西方世界第一位女總統。

二○一六年,世界歷史會改寫嗎?如若改寫,距離一九七四年晚了四十二年;距離一九七九年,柴契爾夫人出任英國第一位女首相,亦慢三十七年;距離二○○五年,梅克爾出任德國第一位女性領導人,亦落後十一年。

「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何時會變成女性?」見證這頁歷史的翻起,令人期待。

王文靜(商周集團執行長)

推薦序

一點都不困難的抉擇

美國柯林頓總統夫人希拉蕊和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是同一個人,卻給我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前者溫柔體貼,關心教育,重視貧窮和弱勢者的健康保險,作風就如羅斯福總統夫人;後者強悍堅定,關心美國外交的重建,重視亞非新興勢力的挑戰,作風有如柴契爾夫人,一心一意想挽回失落王國的盛世風貌。雖然說換了位置,就理所當然有不同的行事風格,但仔細閱讀希拉蕊一系列著作的讀者,一定見識到她從來沒有換了自己的腦袋。她無論在哪個位置,精明的洞察力總能穿透世局的迷茫,清楚的看到,目前這地球上的種種危機,仍然需要有更強國力的美國,才能解套!這個信念,在她這本七百多頁的新作中,貫穿在每一回「抉擇」當中。

我期待讀希拉蕊這本新作已經很久了,因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重量級媒體早已放出各種風聲,例如出版第一刷就有一百萬本,且估計都已預購一空,字裡行間也透露了作者在敘述某些重要決策時的得意或失落,但因書尚未出版,媒體只有摘要,所以處處語焉不詳,引得我引頸以待。如今看完書,想像她飛了百萬英里行程,跑遍一百一十二個國家,要去處理愈來愈混亂的世界局勢,憑藉的卻是愈來愈不起眼的美國勢力(金融風暴重創美國經濟,幾次國外戰爭鎩羽而返,在聯合國的主導情勢大不如前等)。她的每一項外交政策的訂定和執行,以及危機處理的方式,都比前人困難多了,也難怪她把這些國是處理的心路歷程,定名為《抉擇》,確實一點也不為過!

當然,這本書所傳遞的,除了是一位女性美國國務卿的外交經驗,更重要的,也是眾所周知的,它不是一般的回憶錄,而是希拉蕊想要問鼎白宮的「出師表」。回憶錄是過去式,這份出師表,絕對是未來式。所以在書中,她詳述自己溫柔細膩的外交手腕,娓娓敘述和各國領導階層的對話,也試著分析和解釋與歐巴馬總統之間的不和,以及幾次不很恰當的決策。她完全了解她必須正視這些失敗,因為將來一旦宣布參選,這些當年失策或執行不當所導致的政治敗筆,都會成為政敵集中火力攻擊的所在,倒不如現在就承擔失敗的責任,然後很清楚明白的告訴美國人民,要避免同樣失敗,美國就必須重拾國力,內外兼修;而了解如何恢復美國成為混沌世局中再次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者,會是誰呢?論才智、實務經驗、名望,並能以女性的溫柔去調和充滿陽剛對峙的世界政局,當然是非她莫屬了!

拋開這些弦外之音,書的內容本身確實是非常精彩。一件又一件的外交折衝與斡旋,反映了宗教文化的不相容性,也反映跨國企業的經濟爭奪戰,更反映了能源掠奪的惡形惡狀,再加上數位情資的全新戰略,這未來世界的極端不穩定是可預期的──亞洲的海域將是引爆戰爭的危險地帶;蒙古的草原卻是重新見識民主力量的所在;印度的種姓制度和對女性的歧視,會引發國內外的憤怒;埃及和阿拉伯之春已成泡沫,中東和平協議卻是歧路迴轉不止,除了展望還是展望;還有在世界各個角落,因能源、水資源、人口、糧食、大氣變遷等等愈來愈明顯的全球危機……。希拉蕊從政治的高度俯視這一切,她的不安,確實值得我們警惕。用心讀完這本書,對當代國際政治的認識,絕對不遜於在大學外交和政治研究所課堂上所學,也因此,我真的很希望我們所有的大學把這本書當作通識教育的必讀書。這本書(美國版)將在六月十日上市,在這之前,六月四日是北京天安門的睡獅驚醒之日,而六月六日,是二次大戰諾曼第登陸的「斷腸」時刻。這個日子的抉擇,是巧合,還是意有所指?

希拉蕊不是美國第一位女性國務卿,但她有可能成為美國第一位女性總統。對認真讀過這本書的美國公民而言,投她一票,應該不會是個困難的抉擇。書頁上,她的照片,看來有些老態,但她堅定聰慧的眼睛,告訴人們,她不老,而且精神奕奕,準備承擔那「無可避免」的挑戰了!

曾志朗(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系統校長)

推薦序

走向世界權力核心--期待美國第一位女總統

對美國知名政治女強人希拉蕊最深刻的印象是,在她丈夫身陷於總統性醜聞案時,她中規中矩的表現,沒有對犯錯的丈夫大加撻伐,也沒有置身事外而躲藏起來,她始終在風暴圈中,且應對有度的面對一切。最後讓犯了錯的先生安然度過難關,也維繫了他們的婚姻。

從她這次的表現,我下了一個明確的結論:希拉蕊絕非等閒的女人,也不是一位單純因夫而貴的第一夫人。

果真在柯林頓卸任美國總統之後,希拉蕊成為參議員,接著投身二○○八年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初選,雖敗給了歐巴馬,卻在二○○九年成為歐巴馬總統的國務卿。不論在那一個角色上,希拉蕊都有所表現,也成為問鼎下一任美國總統的熱門人選。

這一本《抉擇》,希拉蕊記錄了國務卿任內的種種見聞,尤其是在國際外交、政治、軍事上的折衝,從中國、緬甸、阿富汗、巴基斯坦、歐洲、土耳其、中東,到拉丁美洲,書中把一位國務卿的角色做了最徹底完整的詮釋,讓讀者看得見美國在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功能,幾乎全世界的變動中,都看得到美國的影子。

這是一本希拉蕊的書,可是書中第一個打動我的劇情是歐巴馬的識人之明,在他成為總統之後能夠力邀過去的競選對手,出任極重要的國務卿職位,而且是在鍥而不捨的追逐下,才克服了希拉蕊內心的障礙。事後證明,希拉蕊不只是勝任,更擁有傑出的表現,讓國力正走下坡中的美國,能在二○○九到二○一二年間,在國際舞台中重新得到影響力與尊敬。

其次這一本書也徹底呈現了一個政治人物身段的柔軟與手腕的巧妙,在穿梭於國際極敏感緊張的外交中時,希拉蕊除運用了理性的溝通與說服之外,她還將女性的柔軟發揮到了極致,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緬甸問題上,希拉蕊選擇相信登盛總統的改革誠意,她也透過交往,與翁山蘇姬成為朋友。她不避諱對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崇拜,讓兩人成為互相信賴的朋友。

在處理土耳其與亞美尼亞間的和解協議時,亞美尼亞代表納爾班江忽然臨陣退卻,不肯出席會議。希拉蕊在車上,不斷的與雙方代表通話,最後終於取得雙方的同意,而能簽訂協議,希拉蕊再次證明了她的協調折衝能力。

除了柔軟的身段之外,希拉蕊做為一個總統最重要的幕僚,她也不缺智慧與方法。

希拉蕊最為人樂道的就是她善用「巧實力」(smart power),巧實力的觀念是美國學者諾瑟(Suzanne Nossel)所提出,強調運用國家軍事、經濟的硬實力之外,還要搭配外交、文化、政治等各種軟實力,提出各種手段,以達成最高的外交目的,這種結合軟實力與硬實力,靈活運用的方法,就是「巧實力」。

希拉蕊當上國務卿之時,正是美國歷經二○○八年金融風暴之後,美國的國力備受質疑,能否再像過去布希時代一樣,在全世界強力用兵,大家都抱持懷疑,因此面對國際複雜的情勢,美國不能硬,也不能軟,硬則易折,軟則無力。因此希拉蕊選擇用智慧,軟硬兼施,時而軍事遏制,時而武力威嚇,又時而經濟、文化互動,友善溝通。

就是在這種巧實力的靈活運用之下,在歐巴馬時代,美國仍然能維持世界第一強權的影響力。一個高傲的美國,忽然變化為更謙和、更友善、更願意合作,這給國際政治帶來了新的風貌。

這本書雖然大多數?墨在美國國際外交的描述,但也可以從中看出希拉蕊在人與人的共事、協調、溝通上的圓熟;也可以看出希拉蕊在面臨取決不下的兩難問題時,她總是能果斷下決定,做出正確的抉擇。在進軍白宮路上,希拉蕊已經做好所有的熱身運動,一切就等時機成熟了。

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推薦序

在鋼索上鞏固全球領導地位

全球區域衝突不斷,這類事件的背後,關係到內政、資源爭奪、歷史、經濟、外交,甚至投資。我們必須理解快速變化的世界,才有能力在變局中,建立視野、形成遠見。

美國第六十七屆國務卿希拉蕊被《富比世》推選為「世界最有權勢的女人」。她說,美國制定外交政策一直像是在高空走鋼索。這本書,她以相當柔軟易讀的筆調,帶領讀者觀察世局,介紹美國如何在鋼索上,鞏固其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值得一讀。

歷經八年的第一夫人、六年參議員、二○○八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初選、出任國務卿四年。希拉蕊成為美國歷史上角色最多元的政治家、美國最有可能的第一位女總統。她沒有因為嫁為人妻而放下理想,也沒有因為是美國第一夫人而限縮人生舞台。她面對事情抉擇的視角,創造她不平凡的人生。有為者亦若是。

宋文琪(台北101董事長)

推薦序

站在希拉蕊肩膀上看世界

這不是一本輕鬆的書,也不是出遠門時可以帶在身邊打發時間的小書,但卻是所有關心未來的年輕人,不能不花時間認真看的一本書。因為書中的所有大事,不只關係美國,更牽動整個世界,包括台灣。還有希拉蕊走訪一百一十二個國家後,對未來趨勢的洞燭機先,每個部分都是不容錯過的精彩!

培養國際視野是必要的,因為台灣未來不只和中國競爭,更要和全世界競爭。可惜的是,在台灣要培養國際觀並不容易,除了媒體報導有限,台灣的外交資源也無法提供年輕人更多走出去的機會。但幸好還有希拉蕊這樣有遠見的政治家,願意毫無保留的分享她的看法。借用牛頓說過的一句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打開這本書,真的就像站在希拉蕊的肩膀上看世界一樣,不管未來如何,你都將比別人更早做好準備。

余湘(聯廣傳播集團、WPP傳播集團GroupM台灣區董事長)



內容連載









第3章 亞洲:轉向策略

◎策略樞紐轉向亞洲

我成為國務卿時就已經明白,美國應該更加努力,協助形塑亞洲的未來,並處理我們和中國之間日益複雜的關係。全球經濟和美國本身繁榮的走向、民主與人權的進展、二十一世紀不若二十世紀那麼多血腥衝突的希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亞太地區的局勢演變。這個西起印度洋、東至太平洋迷你島國的寬廣區域擁有全世界半數以上人口,美國幾個最信任的盟邦和全球許多最活躍的貿易、能源運輸路線也在此。美國出口到亞太的貿易有助刺激我們的經濟從衰退復甦,而我們未來的成長端賴能否進一步深入亞洲與日俱增的中產階級消費族群。亞洲也是我們自身安全實質威脅的來源,尤其是行事無法預料的北韓獨裁領袖。

中國崛起是當代影響最重大的演變趨勢之一。中國是個充滿矛盾的國家:它的財力和影響力日增,已經讓數億人脫離貧窮,卻同時也是企圖粉飾嚴重國內問題的專制政體,大約仍有一億人每天靠一美元甚至更少的生活費過日子。它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板生產國,也是最大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國,都市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迫不及待在全球舞台扮演要角,卻在與鄰國交往時一意孤行;它仍然不願質疑其他國家的國內事務,即使發生的事非常過分。

我在參議員任內主張,美國應當以嚴謹的方式和崛起的中國互動,因應其壯大中的經濟、外交、軍事實力。在過去鮮少新強權出現但摩擦未伴隨而來的例子。就中國而言,局勢特別交錯複雜,因為美國和中國的經濟變得脣齒相依。二○○七年,美中雙邊貿易額超過三千八百七十億美元,到二○一三年已增至五千六百二十億美元。中國持有大量美國國庫債券,意味我們彼此在對方的經濟發展上投資甚鉅。因此,在維持亞洲和全球穩定、確保能源和貿易通行無阻方面,雙方存在重大共同利益。然而在這些共同利益背後,兩國價值觀和世界觀多有差異;不論是北韓、台灣、西藏、人權等舊有衝突點,還是氣候變遷、南海衝突等新的重要議題,雙方歧見顯露無遺。

種種因素造成雙方關係平衡難上加難。我們需要深思熟慮的策略,一方面鼓勵中國以負責任態度參與國際社會,一方面堅定捍衛我們的價值觀和利益。我在二○○八年爭取總統提名期間一直宣導這個主題,主張美國必須知道如何找到美中共通點並堅守立場。我當時強調,說服中國遵守全球市場競爭規則的重要性,包括放棄貿易差別待遇措施、允許人民幣匯率升值,以及防止不良食品和產品流到世界各地消費者手中,像是賣給美國兒童的塗料含鉛有毒玩具。世界需要中國帶頭負起責任,才能在對抗氣候變遷方面獲得實質進展、阻止朝鮮半島爆發衝突、解決各式各樣的區域及全球挑戰;因此,把北京變成新的冷戰魔頭不符我們利益。相反的,我們必須找到一個機制,管理彼此間的競爭並促進合作。

◎對中國三大制衡方案

我上任第一個星期和諸多亞洲領袖的電話溝通內容再再加強我的信念:我們在亞太地區需要新的做法。我和史坦柏格徵詢專家,探討各種方案。選項之一是著重擴大我們和中國的關係,因為我們的中國政策如果正確,其餘亞洲外交工作將遊刃有餘。另一辦法是專注於加強已和我們簽署協定的亞太盟邦關係(包括日本、南韓、泰國、菲律賓、澳洲),以制衡中國逐漸壯大的實力。

第三個方案是提升、整合區域內的多邊組織,例如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簡稱東協)、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沒有人預期類似歐盟的完善組織一蹴可幾,但其他地區已從歐盟經驗學到健全多邊架構的價值。良好的多邊組織可使每個國家和觀點被聽見,並提供機會讓各國合作因應共同挑戰、解決糾紛、建立遊戲規則和標準;在這裡,負責任的國家獲得肯定、尊重,違反規則的國家則需要承擔起責任。亞洲多邊機構如果得到支持和現代化,可以強化區域內各種行為規範,包括智慧財產權、核子擴散、航行自由,同時動員各國面對氣候變遷、海盜等挑戰。整體規畫的多邊外交工作通常曠日費時、進展慢得讓人氣餒,也很少登上美國國內媒體,但它能提供影響上百萬人生命的實質好處。

我維持擔任參議員和爭取總統提名期間的立場,認為選擇「巧實力」就是將上述三個做法融合為一。我們將向大家展現,美國在亞洲事務上「面面俱到」。我準備帶頭推動,但要成功,必須讓整個政府齊心一意,而且要從白宮開始。

我維持擔任參議員和爭取總統提名期間的立場,認為選擇「巧實力」就是將上述三個做法融合為一。我們將向大家展現,美國在亞洲事務上「面面俱到」。我準備帶頭推動,但要成功,必須讓整個政府齊心一意,而且要從白宮開始。

歐巴馬總統認同我將亞洲列為外交政策焦點的理念。他在夏威夷出生、在印尼長大,對亞太地區有濃厚情感,也了解這個地區的重要性。在總統指示下,國家安全會議團隊,包括國安顧問吉姆?瓊斯、和湯姆?唐尼倫,以及他們的亞洲專家傑夫?貝德(Jeff Bader)等人支援我們的策略。接下來四年,我們在亞洲推動「前進部署外交」(forward-deployed diplomacy);「前進部署」是借用軍事名詞。我們提高區域內外交往來的速度和廣度、派遣資深官員和開發專家前往各地、更深入參與多邊組織、重申傳統盟邦的關係、歡迎新的戰略夥伴。由於亞洲人重視人際關係和禮節,我不敢掉以輕心,走訪區域內幾乎每個國家。我的足跡因此踏遍太平洋最小島嶼、遭到囚禁多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的住所、全世界警戒最森嚴的邊界。

◎「同舟共濟」的美中關係

我們的第一項任務是在避免引發中國不必要對抗的前提下,重新展現美國是太平洋強權。因此我決定利用國務卿任內首次出訪的機會兼顧三個目標:訪問亞洲重要盟邦日本和南韓;向逐漸壯大的區域強權、東南亞國協東道國印尼示好;展開與中國的重要互動。

我上任不久後,即在二月初邀請一些學者和亞洲問題專家到國務院共進晚宴。我們在高雅的湯瑪斯?傑佛遜國宴廳用餐。這個宴會廳位於八樓,牆壁是水藍色,裡面有美國殖民時期的戚本德(Chippendale)骨董家具,後來成為我最喜愛的國務院房間;數年來,我在這裡舉辦多場宴會和活動。我們討論如何平衡美國在亞洲的多方利益,而美國有時似乎和亞洲處於競爭局面。例如,美國可以在人權或氣候變遷上施壓中國多少,卻仍能爭取他們在北韓、伊朗等安全議題上支持我們?曾擔任美國駐新加坡、印尼、中國大使的芮效儉(Stapleton Roy)勸我不要忽略東南亞,史坦柏格和坎貝爾也曾提出相同建議。美國因為和日本、南韓存在結盟關係和軍事承諾,多年來把注意力集中在東北亞,然而,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的經濟和戰略重要性與日俱增。芮效儉和其他專家贊成我們和東南亞國協簽署公約,此舉可為美國與他們更深入交往打開大門。這似乎是長期而言可帶來實質利益的一小步。

一星期後,我前往紐約的亞洲協會(Asia Society)演講,這是我第一次以國務卿身分說明美國對亞太政策的重要演說。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滿頭銀髮的中國學者夏偉(Orville Schell)建議我引述《孫子兵法》九地篇。此篇章裡說,吳國和越國兩個諸侯國裡的士兵雖然互相仇視,同船遇到危難時仍會合作以求生存(原文:「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也就是中國諺語說的「同舟共濟」。對美國和中國而言,在全球金融風暴中的經濟命運休戚與共,因此這項提議很好。我引用這句諺語,北京聽到了。中國總理溫家寶和其他領導人後來與我會晤時,都提到這句話。



商品訊息簡述:

書名抉擇:希拉蕊回憶錄
作者希拉蕊?羅登?柯林頓
譯自(原文書名)抉擇:希拉蕊回憶錄
譯者楊明暐等
分類商業理財
出版社其他
出版日期2014/06/12
ISBN9789866032592
頁數800
語言繁體中文


抉擇:希拉蕊回憶錄

商品網址: https://tw.partner.buy.yahoo.com:443/gd/buy?mcode=MV9IbmtPMmN1ZTEzL2xEUlIwRWF3czdvWlpCYkNReFZWU0x2UGFiWll6QVpZPQ==&url=https://tw.buy.yahoo.com/gdsale/gdsale.asp?gdid=5205417



D87B7A4831E4D2C8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哪裡買.開箱文
    全站熱搜

    hjfb5xz11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